企业文化

苏州威尔克欢迎你

« 多品牌虽营运成本高、风险大没有一点人情味 »

根据美国人的思维

,中国企业只要是想“做大做强“就一定会失败。

  我们大的民营企业越做越像国营企业,唯一差别就是资本的国有和私有,但做法和思维基本上没差别。

  如何找到好的项目?如何找到钱?这两个思维代表了中国所有企业家的心态,可是现在的中国企业已经不是投资、融资的时代。 10月18日下午,广州雅居乐南湖半岛。因公布退出为仰融案担任独立第三方而倍受***关注的郎咸平教授再次出现在由《赢周刊》和广州市工商局私营企业协会主办的“粤商名流与郎咸平南湖论剑“活动上。

  一上讲台,郎咸平首先表示理解民营企业家的惶恐与紧张,想把企业做大做强的急切心理;话锋一转,抛出极其犀利的一句:“中国民企如要做大做强,只会造成悲剧!“一千多名来自广州以及珠三角各地企业界听众一片哗然! 郎咸平有自己的一套***。北京控股、华润团体再次成为刀下例证,郎以对财务数据的缜密分析反复论证了“营业额的上升的同时净利润的下降“的结论。

  对于郎咸平的言论,有人击节叫好,有人愤怒,有人惶惑,也有人以为“不必太过认真“.无论如何,在一个主流社会习惯谨言慎行的环境下,郎咸平指名道姓、尽不隐讳的批评作风殊属异类,打开了国人的耳盖。而他在“匕首投枪“一番之后也会正色道:“我的骂不是谩骂,是想骂醒他们,是想让中国经济的腾飞。“人们很轻易将郎咸平与***联想到一起。然而郎咸平谈起张五常却是毫不客气,指称张五常“三十年没有做过学术研究,谈及国家政策,他是胡言乱语,二我是建设性的。“ 郎坦言,整个亚洲地区目前只有四个华人排上了《世界经济学家名人录》:林毅夫、陈家强、陈家洛,“还有我“.而他最尊崇的学者则是:厉以宁、萧灼基和吴敬琏,“由于他们才是真正有勇气的学者!“ ――编者

  做大做强即是走向绝看在我来之前,大会把提纲交到我的手中,同时有相当多的题目,我反复地仿佛地看了几遍。在所提及的题目当中,我深刻地感受到民营企业家的惶恐不安与犹豫。

  我个人以为企业经营的决策和方式并不算问题,问题在于我们的民族在具备一定的创造力后,你再问他们预备怎么做企业,每一个人都会告诉你:我要做大做强。我敢说:这是不可能的。没有哪一个民营企业能够做大做强的,不但举不出成功企业的例子,也算那么两三家跨进了那个跑道,能不能做成功还不知道,提供最全面的超声波清洗机资讯。

  目前我们的经营环境是一种怎样的经营状况呢?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:政府的金融政策走势飘忽不定;美国对于中国企业态度捉摸不定;企业家对做大做强的理念领悟不深。 举一个北京控股的例子,他的主席衣锡群在年报上这样讲:北京控股未来的使命是做大做强。另外一个例子是香港华润集团,有次我往那演讲,他的副董事长宁高宁当时讲了这样一句话:我现在没有时间打高尔夫,我很忙,我做要华润集团的重组。我就对他们说:没有希望了,不要再试了。只要有这种想法就一定会失败。

  我们可以看着数据说话。北京控股从1998年开始做到2002年,总资产从150亿做到200多亿。在这几年北京控股总共收购或合资了47个项目,总资产增加了50%,而总资产的回报率从4%下降到2.1%.华润集团在1997开始,总资产从200亿增加到600亿,是全中国所谓最多的多元化企业,当你发现他的总资产成倍上升的时候,他的总资产回报率却是成倍的下降。这个就是做大做强的必然下场。

  每个企业都逃脱不了上帝的诅咒,中国企业只要是想做大做强就一定会失败。北京控股做得最差的两个行业是啤酒和零售,我很好奇地想知道这些企业家到底出了什么问题,有时也想找他们谈话,但是被各种理由拒绝,我们只有通过财务数据来做分析。

  我把啤酒和零售的数据单独划出来,发现两者的营业总收进直线上升,而净利润却是非常平稳的下滑。那么,营业额的上升和净利润的下滑究竟是什么原因呢?是本钱的进步。

  回头看华润的万佳超市零售和啤酒也是一样的问题,也是营业额的不断上升而净利润希奇地下滑。再回头看,华润的万佳超市最近收购的红红火火,万佳超市负债率 78%,而香港的超市均匀负债率是12%,利润率也是远远的低于香港超市。华润的雪花啤酒也是利润处于下滑阶段,这一阶段出现什么问题呢?为什么这几大企业有类似的通病? 青岛啤酒前老总彭作义讲了句自以为是的名言:今天的企业不是大吃小,而是快吃慢。我认为是胡言乱语。国营企业老板和民营企业老板都有一样的通病,总觉得自己讲的每一句话都是对的,属下的人把他的话当成至理名言贴在年报上,对每个人***。假如你往问海尔的老总:别人把你当神看,你有什么感觉?他会说:我不是吗?

  企业扩张多是废品收购 青岛啤酒前老总彭作义在2001年游泳淹死以前,从1993年到2001年为止总共收购了43家啤酒厂。但是,青岛啤酒的下场和北京控股的燕京、华润的雪花啤酒是一样的。 我用数据来分析,他的资本设备未使用率从1993年的2%增加到2001年的38%,也是说所收购的38%设备没有使用,而净资产的回报率从1993年的12%下降到2001的3.2%,假如把曲线划出来,你会发现企业营业额在上升,提供最全面的针型阀资讯,净利润在逐渐下降。很多企业都不做本钱抑制,即是想做大做强。而这三家啤酒厂所收购的百余家啤酒厂,其中破产的占58%,经营绩效不好的占35%,真正好的啤酒厂只有3%,也就是百分之九十几都是烂厂。 为什么要收购这些烂的啤酒厂呢?为什么不收购一些好的呢?当我直问北京控股衣总的时候,他的答复让我震动,他说:哪有那么多的好企业让我收购,我想把企业做大做强就只有收购一些坏厂。 他们的想法很简单,要做大做强就必须收购很多的企业,然后把它们重组好,由于我有资本。假如你有这样的想法的话,就会跟燕京、雪花、青岛啤酒下场一样。三大啤酒厂所收购的这些破产企业,到最后带来的是极大的改造本钱,企业要发相当多的精力在改造成本上。北控投资在啤酒厂的38%资本是用于改造啤酒厂,这是一个多么大的成本上升。即使说你花了那么钱去改造所收购的啤酒厂,但是你就一定能做的好吗?也许做到最后的结果就是中国企业做不大做不强。 企业使命该是精益求精 我们大的民营企业越做越像国营企业,唯一差别就是资本的国有和私有,但做法和思维基本上没差别。交易所几个大老板跟我讲过同样的问题,很多小的上市公司压力非常的大,所以宁高宁喊出这样的口号:在多元化的基础下做专业化。上海实业的李明方业说道:我们在有限的多元化的基础上追求专业化。因为他们发现一个企业做成多元化经营以后,它的每个子企业都是专业的对手。北京控股、华润和青岛啤酒资本这么雄厚,资产这么庞大,他们都没有措施起死回生。这对于那些小企业来说,更是无比的艰难。因为中国已经走到了一个瓶颈阶段,还是用过往的思维来对企业做出判定。中国企业家目前主要就想两件事:如何找到好的项目?如何找到钱?这两个思维代表了中国所有企业家的心态,可是现在的中国企业已经不是投资、融资的时代。做过项目的人就了解,项目是再怎么找都没有用。中国企业走到这一步,整个思维要发生改变。未来企业的不能做大做强,而是要精益求精。做不大是最好,中国企业除非碰到很好的机遇,否则没有做大的可能性。 有这样一个案例:上海实业老总李明方,他本来想收购香港的一家南洋酒店,在收购之前他与中小股民、区经理做大批的沟通,结果强烈的回应不好,两大原因,一是股权太薄,二是现金投进太大,这些会让上海实业陷进困境,最后决定不投资。那他做什么呢?他去做半导体和医药。他总共收购了两家药厂,上海实业联合和上海医药,收购之后营业额稳定上升,更难得的是净利润也是稳步上升。由于上海实业抱着精益求精的想法,没有做大做强的概念,从而使得上海实业的股价在某一个阶段稳步上升,经营绩效也是如此,这对于一个国企来说是非常难得的。 国营企业的这种做大做强的思维,股票市场是如何看待的呢?中国国营企业价值结构的市盈率是远远的低于国际市场的平均。中石油、中石化工、中海油三家公司在纽约证券所上市,他们的市盈率平均是8,而国外同行的市盈率是25.有没有哪家企业能够让股票市场刮目相看的?没有。因为他们从不在乎股市的看法,一直都是我行我素,提供最全面的电动观光车资讯,在股票市场反映很负面的情况下仍去投资收购,提供最全面的劳保鞋资讯,还认为这是长远规划。 北京控股就是收购一些破产的啤酒厂来作为长远规划,华润也是同样的事。这种过错的思维不仅存在于啤酒,同时也存在于其它的行业,包含百货业。我们永远看不到国营企业因为绩效不好而贷款投资努力改变现状的,再走下一步的,所看到的是一再的投资。做大的理念会造成极大的悲剧。 青岛啤酒总裁金志国上任后,他就不再投资了,从2001年到 2003年只做了两次投资,每一次投资股票都大幅度上升。他放弃了一般企业做大做强的想法,转向精益求精。他做了很多事情,比如说建立咨询系统和物流系统,做的非常的成功,整个物流给公司非常大的价值,提供最全面的折弯机资讯,运输成本降低2/3.可以说,从2001开始,提供最全面的起重设备资讯,青岛啤酒雷厉风行,精益求精,中途还放弃了三家经营效益不好的啤酒厂的股权。对于效益好的啤酒厂则是增加股权,效益不好则是降低股权。 一个企业的毛病不是有没有投资机会,即使有非常好的投资机会,企业不能精益求精的话,结果还是悲惨的。而且以青岛啤酒来看,他们所做的这些事情在我们看来是小打小闹的东西,既不是投资又不是融资,正是这些小事情使得青岛啤酒股价从2001年的1元上升到2003年的8元。这种思维就是精益求精的思维。我们没必要先走做大做强这一步,然后再向精益求精发展,我们完全可以一步到位。做大做强过错思维会把企业家带入一个无法想象的困境。

  等待成就企业家 一个大企业是在某一种特殊的机缘下成就的。一个企业家要做到耐心地等待是最艰难的,一个企业什么时候垮台?就从他开始投资就垮台。我们民营企业的成功是把握了一个专业的切入点,而后碰到一个很好的机遇,所以整个经济就上去了。有了这些使得你成为企业的奇才,拥有几千万的资产,但是当你要再往下走的话,你会发现幸运之神不再光顾你。 中国本年的经济长大率是11%,去年是7.8%,是各种各式的过错投资所积累起来的经济增长。我们所面临的环境是中国有太多的投资,太多太多低水平的投资。在这种低水平投资的环境下再去投资、去融资,永远都做不好,下场一定是悲惨的。假如一个企业已经走到低水平投资、重复投资这一步,接下来怎么办?而且对于政府的态度弄不清楚,甚至对于一个简单的中美汇率也是懵懵懂懂。对外在环境所知未几,这是国营企业家、民营企业家面临的最严重的挑战。以往的机会不可能再复制了,每个企业家都要在这种严重的形式下做出抉择。 我认为在一个投资过度的时代,我们要有一个长远的规划,提供最全面的干粉混合机资讯。中国未来的民营企业想要尽快做大做强的话,就必须尽快做产业整合,把所有投资、融资彻底地忘掉。在不投资、不融资的情况下怎么生存?那就是产业整合,提供最全面的健身器材资讯。或许有人会问:产业整合也需要融资的?但是你相信我,好的产业整合计划是不怕找不到钱的。

  什么是产业整合呢?有一家民营做了这么几件事情,我认为是值得引荐的。重庆有家最大的国营嘉陵摩托车,嘉陵摩托车的生产程序非常简单,把零配件分给各个小工厂来做,各个零件做好之后交回来组装。买了几年下来之后,这20个承包商也找彼此做同样的事情。忽然之间,重庆多了十几家品牌摩托车厂,而且品质是一模一样的。在这种情况下任凭你再有能力,如果你去投资摩托车的话,哪有成功的希望。结果那个民营企业就做了一个产业整合,把所有的摩托车厂一并收购变成一家车厂,同一售价,从而赚取了大批的利润。

  无知是企业生存环境中的最大罪恶 现在我已经退出仰融第三方,在SOHU网站上写了篇5千字的文章,网友几乎写了2千条评论,但是被SOHU删掉了1600条,剩下的都是骂我的,骂的我那些人都是痛心疾首似的。 本日的我们司法界以什么思维来看待美国国内法的判案呢?对于仰融在美国控告辽宁省政府。当我写那篇文章的时候是非常的痛心。 我们法制砖家说:仰融属于经济嫌疑犯,先拘捕再说。美国没有“经济嫌疑犯“这个定义。仰融控告自己损失6.9亿美金,这个不重要,但是还有27.6亿美金罚金,也就是说辽宁省每个百姓可能要分摊700元人民币。 现在国内的很多专家认为:美国有什么了不起的,美国判了案,我们不执行。可是一旦判案,辽宁省出口到全世界102个国家的外贸和外汇将有可能全部被美国政府扣押。这个案子如果根据最坏的情况来考虑的话,那就是无辜的百姓将每人分摊7百人民币,辽宁省外贸彻底被毁灭。 本日你可以批评仰融不应该在美国控股,使得国家遭受巨大的损伤,提供最全面的污水处理设备资讯,因此我才没有出任第三方,也不赞成他的做法。如果那个控诉案真的成功的话,并不可悲,可悲的是无知,还不相信这个事实,甚至还有人认为可以利用外交斡旋的手段解决。民营企业家对未来的恐惧来自所处环境中某些人对事情的无知,无知是个罪恶,无知使得很多官员弃问题不顾。 我为什么要提出以钱赎罪的方法解决民企原罪问题?因为美国的司法系统是值得参照的,美国证券会抓到证券违规者的时候,98%的案件都是私了。第一:司法系统无法承担如此多的控诉案,私了是省钱、省力,怎么私了?比如说抓到一个内幕交易者,你可以上法庭打官司,但是他会告诉你一句话:只要你认罪,就可以不上法庭,而且不列入犯罪记录,交钱认错。所以在美国被证券会抓到的人都是马上交钱认错,证券会就不管了。不要忘了民营企业家的贡献在于他的创造力,如果企业成功的话可以给社会带来巨大的财富,在刑事案件眼前,根据美国人的思维,应该给他们一个机会,不要人头落地,以创造更大的财富为条件。 本日是个小课题,我为什么要东骂西骂,因为在我文章的最后一句话是:至少我曾经努力过。经过仰融事件之后,科技的联想,我必须告诉大家一个新的观念,中国百姓的一个特殊心态在各地表露无疑,那就是追求卓越的心态。(刘晓庆现在非常的低调,民营企业家不低调不行),以我对中国司法的了解,提供最全面的PP板资讯,我相信明天会更好。
  • 相关文章:

发表评论: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
日历

最新评论及回复

最近发表